近日,必威体育官网已故学者、著名剧作家陈楚淮老先生之子根据父亲的遗愿向学院资料中心捐赠了8箱外语专业用书。这批书涵盖了文学、语言、教育等方面,填补了资料中心藏书方面的不少空白,为师生的教学、科研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文献,对大家的科研也是一种鼓舞。
这几天虽然天气寒冷,陈先生的儿子却为我们送来了温暖。让我们以陈楚淮先生为榜样,好好学习和研究!让我们感谢陈先生的在天之灵!
必威体育官网资料中心
2010年12月30日
附:陈楚淮老先生简介
陈楚淮(1908一1997),剧作家,字江左,笔名阿淮、秋蘅、蘅子等。生于浙江瑞安林烊。1924考入南京东南大学预科,1929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大学期间,发起组织文学社团和戏剧社,进行戏剧创作和演出活动。受闻一多、梁实秋、徐志摩、洪深等先生的鼓舞,在《新月》杂志上先后发表了剧作《金丝笼》、《药》、《韦非君》、《幸福的栏杆》、《桐子落》、《浦口之悲剧》、《骷髅的迷恋者》等剧作,被文学史研究者誉为新月派戏剧创作中的一枝独秀,唯美派的剧作家,是30年代中国探索试验现代戏剧的代表人物。1929年赴山东济南实验戏剧学校任教,并兼任山东省第一中学英文教师,翌年在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任教。1931年返回家乡,先后在温州、丽水等地任教。1940年受聘于浙江大学龙泉分校。同时受聘为《战时中学生》杂志特约撰稿人,先后发表了《铁罗汉》、《周天节》、《血泪地狱》、《黑旋风》等抗战剧作和散文、诗歌。1945年,随浙江大学龙泉分校迁回杭州。随后一直在浙江大学外文系任教,直至1971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