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虞建华 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院长)
时 间:5月10日(本周四)下午14:30
作为象征资本的大写的“我”:文学的市场化与《马丁·伊登》
本讲座是文学的文化研究,以杰克·伦敦所谓的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为例,从新历史主义的视角提出一种新的解读。小说被置入文学市场化起步阶段的历史语境中,被看作一种形象建构,即通过建构一个不为商业利益所动的似是而非的自我形象,在作家的地位和功能重新定义的“后国际版权法”时代,让虚构的文内作家坚守文学精神,来填补文学市场化过程中真实作家的心理缺失。因此,我们可以把《马丁·伊登》看作是作家对文化环境变化做出的一种心理回应。
虞建华,男,浙江镇海人,1950出生,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院长,英语教授,博士生导师。1976年毕业于上海必威体育官网英语系,1983年获得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英国东英格兰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92年评为教授,1996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包括:教育部英语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英美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突出贡献专家协会常务理事,作家协会会员,《外国语》、《译林》、《外语与翻译》、《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杂志编委。获得主要荣誉国务院人事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上海市名师”称号。曾获得中英友好奖学金、美国洛克菲洛基金会人文学科研究基金和美国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奖学金。主要学术著作包括《20部美国小说名著评析》(1989)、《新西兰文学史》、《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2004)、《美国文学词典·作家与作品》(2005)和《杰克·伦敦研究》(2008)等。主要译著包括《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与文化》(1994)、《时震》(2000)、《英语朗诵诗》(2002)、《白雪公主后传》(2005)和《五号屠场》(2008)等。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
英语文学研究所
2012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