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地点:东五201(西)
题目:中文双字词识别研究新思路
报告人:王晓芸(2011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
摘要:
作为其形音义多方面信息加工过程的整合体现,书面词识别的认知机制尚有待于深入研究。简要回顾中英文词识别研究成果发现,英文词的语音与词形直接匹配,词形信息加工必然引起语音激活,而语音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词的语义加工,在这一方面尚有两种观点:强语音观点和弱语音观点。中文词的语音与词形之间没有直接匹配,然而中文单字词识别过程中似乎也可能有语音表征的自动激活,而且,在词形和语音信息如何影响词的语义加工方面,目前依然存在争议。中文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是复杂的。如果把词的语义加工限定在某一范畴,那么就有可能通过巧妙设计考察双字词识别过程中形音义信息加工的客观规律,为丰富中文词识别理论做出贡献,作者提出了以分类学概念词为实验材料的双字词识别研究设想。
题目:Chinese Words “高”(high) and “低”(low) and Their Valence
报告人:潘陈建(2011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
摘要:
认知语言学家们通过内省研究,一致认为概念隐喻直接基于感觉-运动经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验证了空间-运动表征与抽象概念心理表征的关系。抽象的情感词往往是基于空间和运动的隐喻表达的。国外的学者已经做了许多实证研究来证明情感偏向与空间位置的关系,实验结果都出现了一致性效应,即情感偏向与空间的对应。就国内而言,对语言认知的研究还是以内省研究为主,而实证研究为基础的探究汉语情感词和空间垂直位置关系研究比较少。本研究将选取带有“高”、“低”字的中文情感词来做实验研究,旨在回答两个问题:1.这些带有“高”、“低”字的情感词在做类似实验的时候出现的一致性效应是否要比那些不带“高”、“低”字的情感词出现的一致性效应要强?2.从语义场的角度来说,“高”、“低”这两个字本身就能够形成反义义场,那么语义场在这个实验中的作用又是怎样的?
题目:基于语料库的政治话语研究
报告人:肖婕(2011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
摘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语言学家广泛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来揭示意识形态和语篇的辩证关系。在其带动之下,我国的话语分析也有了相当的发展。但是这些研究多以定性分析为主,而缺少量化研究的有力支持。同时,原有的研究大多限于文本结构本身,而忽略了重要的社会语境因素。基于此,本文将在原有话语理论的基础上——包括Faiclough的动态话语三维模型、Van Dijk的社会认知理论以及施旭的文化话语研究理论等,结合语料库语言学的定量分析法,实现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探讨政治语篇与其产生语境的关系,展示语言与权力的关系和语言与社会身份的构建过程。
题目:The initial step to automatically producing texts and items for language testing—corpus assisted text paraphrasing with difficulty control
报告人:黄妍(2011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
摘要:
While the term 'Computerized Language Testing' has been used for some decades, its definition is far from complete, with 'computerized' only referring to the testing proces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esting texts and items still entailing elaborate manual work by testing experts. The intention here is to automize the latter, a much under-researched area. The founding brick for it should be to realize text paraphrasing under the setting of language testing, which may be achieved by submitting original texts to a set of paraphrasing rules extracted both from comparable corpora and by manual efforts, and then transferring them under automatic difficulty control according to some vocabulary or part of speech attributes.
必威体育官网研究生科
必威体育官网研究生会
2012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