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创新*和谐——2012级博士生党支部“十八大报告”学习发言会
“今天,不是说大而空的感言,大家结合自身研究与学习,畅所欲言,先由涂大哥,麻大哥,项大哥来领航”。
陈蕊娜同学没被点名,抢先发言。她结合周五刚上过的“马克思主义课程”,谈到特别感兴趣的是老师提到国家重视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比如高校里的学术造假行为,究其根源是我们政治工作没有做好,才会出现这样为大家所不齿的行为。国家看到了这一点,纲领性地提出这点让大家来重视这件事情,确实是“想人民所想”。
涂运根同学谈到,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了科技对国家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他特别实在地说到,“别的都不说,单从从我家的情况来说,我觉得十多年来啊,是发展很快的。我96年参加工作的时候,去乡里面,全乡两部电话,一部是邮电所的,一部是乡政府的。连中学小学,一部电话都没有,不到十五年的时间,我们现在人人都有手机,连我读初一的儿子都不例外。我觉得我们国家还是发展得很快的。我们特别需要辩证地看待我们国家的发展与进步。”
项名健同学就“十八大对于科研的启示”在发言中说:“作为研究语言学的一个读书人,我深刻地认识到用英语来研究英语语言学的问题,我们始终比西方人尤其是英美国家人存在先天劣势,总是亦步亦趋地跟在人家身后走路,这样很难出真正的创新成果。其实我认为,我们可以借助外语优势,学习国外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来创新汉语语言学和中国语言学的研究。”
钦白兰同学接着项同学的话题,谈到了我们外语人应该如何定位我们自己的“科研”。她提到“学贯中西”是必威体育官网的院训,怎么样在对话交流中发挥我们作为“桥梁”和“中间人”的作用,值得思考。然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古籍文本的理解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她以自身“地方志”文本解读研究为例,提到这类研究需要跨文化视野和跨学科思维。
章红新同学
交流期间,大家都希望此类形式的“茶话会”能定期开展,提出了“博士生论坛”的构思,并就此构思展开了讨论,“我们博士生的seminar报告可以以论坛的形式进行”,“我们可以是两个星期开展一次,一两个人主讲”。随后,研究生科
这次十八大报告的学习交流,大家就报告中的好多观点和思路分享了自己的体会,体现了青年党员的主人翁意识,并且无一例外地从十八大的学习恰到好处地过渡到自身的业务学习、科研等主题上来,引起了大家浓厚的讨论兴趣。这样的一种学习交流,大家都认为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是真正能指导我们的学习生活的。“像这样的活动真的很好,每个人都有收获。”这是每个参与者发自内心的体会。
2012级博士研究生党支部(班级)
(文/ 涂运根 钦白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