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日晚,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系列讲座第四十四期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5-201顺利举行。北京师范大学章燕教授应邀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维纳斯与阿多尼》中的矛盾及柯尔律治的批评”的精彩讲座。讲座由必威体育官网“百人计划”研究员张炼主持,浙江工商大学胡茂盛老师等校内外二十余名师生参与其中。
章燕教授于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和北师大珠海校区文理学院英文系任教,长期致力于英语诗歌的教学与研究。她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莎士比亚研究以及跨艺术诗学等领域,已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在本次讲座中,章教授围绕维纳斯与阿多尼的动人故事,向听众们分享了她对莎士比亚诗歌的独到见解。
讲座伊始,章教授首先回顾了莎士比亚作为诗人与剧作家的双重身份,指出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以诗体写成,其中重要的戏剧独白更是以素体诗(blank verse)的形式呈现,这足以证明他是一位卓越的戏剧诗人。同时,莎士比亚的诗歌创作也具有完全的独立性,其两部叙事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Venus and Adonis;此后简称《维》)和《鲁克丽丝受辱记》(The Rape of Lucrece)以及一系列十四行组诗等,都足以让他在英诗史上享有重要地位。正如柯尔律治指出的,即使莎士比亚没有写过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戏剧作品,凭借他所创作的非戏剧诗,他也可被视为一位伟大的诗人。
后人对莎诗的评价在历史上几经波折。尽管莎士比亚在世时其诗作销量可观,但人们对其戏剧和诗歌的学术性评价并不多。莎翁诗作在18世纪声誉下滑,直至19世纪因浪漫主义批评家如施莱格尔与柯尔律治的推崇才迎来转机。在英语世界中,柯尔律治在奠定莎士比亚伟大诗人身份的作用上功不可没。《维》作为莎士比亚的第一部非戏剧诗,在莎士比亚创作生涯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柯尔律治对这部诗作的批评,一方面推进了学界对这部诗作和莎士比亚作为诗人身份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引发了柯尔律治对浪漫主义诗歌理念的阐述。
接着,章教授详细介绍了《维》的创作背景。1593年4月18日,《维》在伦敦书业公会登记簿(Stationer’s Register)登记注册。当年6月,该诗作印制完成并开始销售。据后人推测,莎士比亚创作《维》的原因不止一个,而近年来,最吸引学者关注的还是奥维德《变形记》(Metamorphoses)对莎士比亚的影响以及他们对这两部作品的比较研究。自中世纪起,《变形记》便在欧洲文化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其影响遍及音乐、绘画与文学,而莎士比亚极有可能涉猎过拉丁文原版的《变形记》。奥维德《变形记》中的变形跨越了神祇、人类、动植物的疆界,不断挑战并重塑着既定的分类体系,同时又巧妙地保留下每种形态的固有特质。这种在界限上的动态游走与特质的维系,正是《维》与《变形记》的共通之处,也是莎士比亚这部诗作的独特魅力所在。
随后,章教授对《维》的批评情况展开论述。围绕这部作品的主题或道德与风格类型,评论家们对《维》所持的观点各异。就其主题或道德而言,对于作者如何看待爱欲这一问题学者们看法不一。认为莎士比亚歌咏理性、反对情欲者有之,认为莎士比亚宣扬情欲或肉体之爱者亦有之,也有学者拒绝从二元对立的角度给这部诗下道德判断。就其风格类型而言,这部作品究竟是喜剧还是悲剧也引起了争议。章教授指出,正是该诗的含混与矛盾造就了其艺术性。
讲座的高潮部分聚焦于柯尔律治对《维》的评论。柯尔律治拒绝且超越了从单一的道德维度去理解这部诗作,选择从诗的想象性本质和艺术的有机统一体的角度去重新认识诗中的矛盾。1811年11月28日,柯氏的文学系列讲座专设一讲来论《维》,也借对这部诗作的评论来阐述他自己对诗歌的看法。就诗的主题而言,柯尔律治指出,诗之思想观点和主题并非脱离艺术原则而独立存在,而是与艺术原则关联在一起。因为,章教授认为,在柯氏的诗歌理念中,所谓的道德问题不能脱离诗歌艺术原则去分析和看待。对于《维》中的矛盾性而言,柯尔律治认为想象力可将这些矛盾的元素进行整合统一。柯尔律治还赞赏《维》中生动的戏剧性描绘,视觉鲜活且极富想象力,使人物跃然纸上,表现出丰富、多样而又复杂的情感,展现了艺术创作中主观与客观世界的交融。
最后,章教授总结了莎士比亚诗歌艺术与柯尔律治及浪漫主义诗歌之间的关联。柯氏的评论虽然是在19世纪初期,但对我们今天理解莎诗和浪漫主义诗歌,以及二者的关系仍有启迪作用。就柯尔律治自己的诗作来说,其《忽必烈汗》(Kubla Khan)中的矛盾性就在想象力的有机统一体的作用下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平衡。平衡中虽仍存在矛盾,但作品中的矛盾性和未定性或许正是艺术之美所在。
在随后的问答环节,师生们围绕“道德与美学”、“浪漫主义与莎士比亚”等议题与章教授进行了深入互动和交流。在讨论中,章教授曾经的学生胡老师特别赞扬了章教授对待学术的真诚态度,并对莎士比亚诗歌的艺术性进行了进一步的阐发。
此次讲座历时两个多小时,不仅是一次对莎士比亚诗歌的深入解读,更是对文学批评方法的有益探索。章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积淀和创新的视野,让听众们领略了莎翁诗歌之美,更体会到了艺术作品跨越时空的共鸣。
文/ 舒好,图/ 林卫健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