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子衿讲座”第69期顺利举行

发布者:刘芳   发布时间:2024-06-07

202466日上午,必威体育官网第69期子衿讲座在东五201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邵斌教授主讲,讲座主题为“音义象似性:英汉语的命名基础研究”,讲座由阎建玮研究员主持,吸引了众多院内外师生参加。

讲座伊始,邵斌教授援引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与徐通锵的观点,强调了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在语言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针对该问题,学界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比如索绪尔认为音义联系是任意的,而鲍林格认为音义关系并非完全任意。可见该问题未有定论。

邵斌教授随后回顾了古今中外音义象似性的研究历程。一方面,规约派在西方的典型代表是亚里士多德和索绪尔,后者观点在20世纪主流语言学里占据主导地位,西方语言学教科书更是将任意性奉为圭臬。随着索绪尔思想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任意性的观点在中国被广泛接受。另一方面,西方语言学史上也一直存在支持音义象似性的主张,诸如洪堡特、甲柏连孜、叶斯柏森等学术名家在其著作中皆有相关讨论。不少汉语文字学者和训诂学者,比如段玉裁、王念孙、陈澧、章太炎、刘师培等,也赞同音义象似说。自20世纪80年代认知语言学兴起之后,有学者基于实验或语料库方法为音义象似说提供了实证证据。

之后,邵斌教授对比分析了英汉语中“光”概念的命名,以之来论证英汉语的音义象似性。他通过《英语历史词库》的在线平台,检索英语中以辅音丛gl-开头的词汇义项,发现大部分义项可通过隐转喻实现语义关联,且均在发音上相似。在汉语方面,他以表征“日光”义的“昜”声符为例,观察其所构成的字义与其音的关联性及历时演变。

接着,邵斌教授围绕音义象似性在不同命名造词阶段的应用、音义象似性中的音和义展开讨论。他指出英语gl-和汉语“昜”声符与“光”概念的内在联系,并强调音义象似性不仅体现在派生造词阶段,也体现在原生造词阶段。在派生阶段,借助隐喻和转喻等手段,相似或相关的概念可以借助相似的语音来表征,而在原生阶段,音义象似性体现在先民根据事物的主要特征创造词汇的过程中。最后,邵斌教授总结了英汉语在音义象似性方面的共性与差异。并认为,音义象似性是语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话题,我们需要挖掘中国传统语言学家的思想,同时融通世界语言学家的理论精华,才能更好地探索这一重要的语言学本质问题。


随后,阎建玮研究员对讲座进行总结,鼓励大家提升文献搜索和梳理能力,汲取中国传统语言学的智慧,努力建立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话语体系与理论体系。最后,邵斌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交流讨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图|李称鑫、张馨月

文|陈泽南

审核|邵斌

必威体育官网子衿学社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