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上午,“翻译教育谈”工作坊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的主讲嘉宾为王斌华教授。王教授为英国利兹大学口译及翻译研究终身讲席教授,先后担任利兹大学口译硕士专业主管和利兹大学翻译学中心主任。工作坊还邀请了梁君英、张慧玉、何文忠、徐雪英、卢巧丹和朱晓宇等多位老师作为与谈嘉宾参与讨论。本次活动由卢巧丹老师主持。
首先,王教授详细介绍了利兹大学的翻译硕士专业情况。利兹大学自1994年起设立了翻译学中心。该中心目前涵盖四个翻译硕士专业,分别是应用翻译、会议口译、商务及公共服务口译、声像翻译和本地化。在课程设置方面,学生需在一年内通过共计9门课程的考核。这些课程包括“翻译研究方法和路径”(Methods and Approach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等核心课程和针对不同专业所设置的专门课程。应用翻译硕士课程包括计算机辅助翻译、项目管理和本地化、专门翻译等,在教学方面与时俱进,以CAT课程为主,同时重视语料库作用,需要学生掌握现代主流机器翻译引擎使用和质量评估,了解机器翻译原理和机器翻译的开发;口译硕士课程兼顾交传、同传两种工作类型和英语译入译出两个方向,包括6门口译实践课程以及多门实践型笔译课程。同时,考虑到学生学习语对不同,开设多语言共享课程(language-mixed)和各语对专门课程(language-specific)两类课程。在共享课程方面,开设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技能课;在语对专门课程方面,会议口译项目开设具体语对的交替传译、高级交传、同声传译和译入B语课程;商务及公共服务口译硕士开设商务口译、公共服务口译、同声传译和译入B语课程;声像翻译和本地化项目开设课程包括字幕翻译、聋哑人士及听障人士字幕服务、口述影像、项目管理和本地化等。王教授还分享了利兹大学各个翻译项目的教学人员组成以及教学安排情况等,强调了优秀的职业翻译人员进课堂的重要性。
在王教授的精彩分享之后,梁君英教授就本校翻译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学生的培养等议题进行了分享。随后,与会教师与王教授围绕翻译专业培养方案的优化、毕业论文设计和指导方法以及人工智能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等翻译教育领域的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交流与探讨。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利兹大学翻译硕士项目的成功运营为浙江大学同类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本次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初步探讨了未来开展合作的可能性,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文/图:陈雨青/郭晓华
审核:卢巧丹 浙江大学翻译专业基层教学组织
浙江大学翻译学研究所
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