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way必威西汉姆联

betway必威西汉姆联

讲座回顾 | “子衿讲座”第91期暨“中德文学交流史话”第32期顺利举行

发布者:刘芳   发布时间:2025-01-06

2025年1月2日,必威体育官网“子衿讲座”第91期暨董氏文史哲学术沙龙“中德文学交流史话”第32期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的主题为“氛围美学与德语文学”,主讲人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王炳钧教授,我校德国学研究所前任所长范捷平教授担任与谈人,讲座由德国学研究所副所长刘永强教授主持。到场参加讲座的老师还有德国学研究所所长李媛教授、长聘副教授庄玮、特聘副研究员Weijie Ring和讲师练斐博士,此外还有南京大学的卢盛舟副教授、浙江必威体育官网的张硕副教授以及来自我校必威体育官网和文学院的硕博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

讲座正式开始之前,李媛教授代表德国学研究所对王炳钧教授的到来和范捷平教授的返校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德国学研究所的最新发展状况。刘永强教授正式介绍主讲人和与谈人的情况后,讲座正式进入主题。王教授开门见山地指出了“氛围美学”的研究重点和难点,他强调“氛围”在于突破传统主客二元对立的存在论立场,并梳理了氛围美学的概念来源和发展脉络。“氛围”一词在德语中主要有两个对应概念,分别是与气象紧密相关、更强调客观性的Atmosphäre和与声音有关、更强调主体的Stimmung,此外本雅明还提出了Aura这一概念。在此基础上,王教授提出氛围的核心概念是“身处其中的当下性”,即主体在某一空间中基于身体性在场而构成的原始状态,它先于描述、认识和判断而产生。

随后,王炳钧教授以歌德作品《少年维特之烦恼》和感伤主义诗人Klopstock为例,展示了文学对个体在自然中获得合理化基础的关注。在文字的媒介功能方面,他特别提到Albrecht Koschorke提出的书信交流作为情感抒发媒介的现象,以及文字如何引导读者进入特定的情感状态(即Stimmung)中。在美学角度上,王炳钧教授围绕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和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阐述如何通过文学艺术使氛围体验启发理性自由,通过引用席勒的理论指出在艺术体验中获得对氛围的感受,是实现理智与审美融合的途径。除此之外,王炳钧教授分析了“氛围”的生产,如戏剧舞台的场景设计、建筑艺术的材料使用。而对于文学中氛围的生成,则需要回归到接受美学的视角进行研究。

在讨论环节,与会师生围绕氛围美学理论及其在文学中的应用积极交流并提出疑问。刘永强教授提出波默在构建理论时对文学避而不谈的疑问,并联系到文艺理论的生态主义发展趋势。范捷平教授将“氛围”与中国的“意境”和禅宗理念进行比较,提出中西方作为一个审美共同体交流审美经验的可能性。参与本次讲座的我校同学们亦围绕氛围美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疑问。例如一位在场同学询问如何看待科学家和艺术家观察事物的不同方式。对此,王炳钧教授的回应是两种视角代表不同的建构可能,对比不同观察和描述模式的关键在于对比其动因和语境。

最后,刘永强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补充和总结,表示文艺理论发展和科学研究一样,都是建立在不断自我修正的基础上,以此鼓励听众在今后从事学术研究时不断反思并保持开放态度,从而更全面地理解自身与世界。讲座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文:陈蓥、俞子墨

图:练斐、杜安浦

我校必威体育官网子衿学社

德国学研究所/德国文化研究所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8206044

邮编:310058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866

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